價格“腰斬”的藥品為何仍被擋在醫保門外?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9-2 打印內容
6月3日,云南省衛計委出臺文件稱,針對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要求各地在6月中旬前,落實新農合及大病保險醫保報銷并掛網集中采購,成為國內首個落實國家談判藥品集中采購的省份。
作為癌癥高發區之一,云南目前的平均發病率高于全國平均發病率,特別是女性肺癌發病率較高。
來自云南衛計委的信息顯示,云南省大部分地方屬邊疆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突出——全國慢性乙肝患者約3000萬,云南省有超過30萬,因治療費用問題,很多乙肝患者沒有及時就醫,地方負擔也因此異常沉重。
“這次國家談判結果出來后,據初步測算,如肺癌的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談判前每位患者年治療費用約18萬元(不含慈善贈藥),談判后降到8.4萬元。乙肝用藥替諾福韋酯(商品名:韋瑞德),年治療費用1.29萬元,談判后降價后為6762元,提高了乙肝、肺癌患者用藥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痹颇鲜⌒l計委副主任鄭進在6月3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鄭進表示,云南省采購出讓中心要在6月中旬前將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在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集中掛網,并按要求定期統計用藥數量和金額,報國家藥管平臺。在2016年~2017年的采購周期內,不再另行組織談判議價。各級醫療機構要根據診療需求,按掛網價格或相關政策規定,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采購和使用談判藥品。鼓勵其他醫療機構和社會藥店在網上直接采購。各地要在6月中旬前將談判藥品納入當地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范圍(含基層和縣及縣以上),做好相關報銷政策銜接。同時醫療機構從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的時間不超過30天。
據悉,6月15日政策正式實施后,半個月內,云南乙肝藥采購了827盒,給患者省下了80多萬,吉非替尼也采購了132盒,省下了34.87萬元。
藥企“降價實驗”
事實上,作為進一步提高公眾用藥權益的價格改革探索,藥價談判制度的本意就是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把價格較高的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降至合理區間,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因此,《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提出分類采購的新思路,要求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
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衛計委等16個部委(局)建立部門協調機制,組織開展了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建立了藥品價格談判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專家全面梳理國內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狀況,根據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藥需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組織專家充分論證,遴選價格高、疾病負擔重、患者受益明顯的治療乙肝、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專利藥品作為談判試點藥品。成立談判小組和監督小組,制定談判流程和策略,同步建立談判和監督工作機制。
上篇:
下篇: